首頁 > 購物 > 正文

養老金2035將耗盡是怎么回事?建議盡快出臺延遲退休方案

2020-09-27 16:47:05來源:中研網

4月10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預測,到2028年,我國城鎮企業職

4月10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預測,到2028年,我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可能會首次出現負數;而累計結余到2027年有望達到峰值6.99萬億元,然后開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盡累計結余的可能性。

按照《報告》預測的速度,沒等到80后退休,養老金就會花光。

養老金累計結余將在2035年前后耗盡

《報告》預測,2019-2050年,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在勉強維持幾年的正數后,將開始加速跳水,赤字規模越來越大。具體來看,2019年當期結余為1062.9億元,并將短暫增長到2022年,然后從2023年開始下降,到2028年當期結余會首次出現負數,達到負1181.3億元,最終到2050年,當期結余可能達到負11.28萬億元。

《報告》指出,2019年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為4.26萬億元,此后持續增長,到2027年達到峰值6.99萬億元,然后開始迅速下降,到2035年耗盡累計結余。

僅從制度贍養率上看(不考慮人均待遇的提高),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支付壓力正在不斷提升,簡單地說,2019年由接近2個繳費者贍養一個離退休者,到2050年前后幾乎是1個繳費者需要贍養一個離退休者。

國家統計局2018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有2.5億,占總人口的17.9%,65歲以上人口1.67億人,占總人口11.9%。老齡人口數量進入快速增長階段,人口撫養比加速增長,這將直接帶來對養老保險制度財務可持續性的挑戰。

此外,各省份養老金的當期結余也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的情況。《報告》稱,在引入中央調劑制度后,2019年當期結余排在第1位的廣東為1296.0億元,遠遠超過排在第2位四川的478.3億元和第3位北京的477.2億元,優勢特別明顯。

同時,廣東的養老金結余總量幾乎是排在2-10位即北京、湖南、四川、福建、云南、貴州、新疆、安徽和天津的當期結余總和,而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高達16個。

建議盡快出臺延遲退休方案

《報告》指出,當前基本養老保險運行參數還存在著諸多不合理之處,例如退休年齡低、繳費年限少、待遇指數化機制尚未建立以及缺乏財務動態調整機制等,應盡快出臺相應的改革方案加以改進。

為此《報告》建議,應盡快出臺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

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這幾乎已經成了社會各界的一種共識。

從經濟意義上來說,人口紅利指的是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中,能夠享受到人口中較高比重的青壯年勞動力所帶來的在投資、消費等方面的多種益處。毫無疑問,人口紅利作為中國發揮比較優勢的最重要的出發點,是經濟保持長期發展的最大“功臣”之一。

但是,近些年來,人口出生率的迅速下降,使得我國的人口紅利正面臨著枯竭的困境。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0-15歲的“小朋友”為2.48億,但60周歲及以上的“老朋友”卻有2.5億。

與此同時,我國的人口負擔不斷加重,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支付壓力也在不斷提升。

從發達國家的實踐來看,延長人口的勞動壽命,充分挖掘老年人市場,是應對人口紅利衰減的必選項。在歐美日等國家,白發老者的勞動參與率持續上升。比如在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的勞動參與率在2013年以后就開始超過了20%,2018年達到了23.7%。

據統計,目前我國60-65歲人口數量有8300多萬。假如延遲退休政策能夠盡早出臺的話,那么我國勞動力市場當中的人力資源供給將大大增加,社保負擔也將隨之而減輕不少。

長期以來,由于法定退休年齡過早,我國老年人市場遠未開發出來。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之一,平均退休年齡還不到55歲,這不但造成了勞動力的浪費,更加重了社保的負擔。

因此,要將“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口紅利”,需盡快出臺延遲退休政策,完善老年就業市場。

關鍵詞: 養老金2035 將耗盡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