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購物 > 正文

歷時3月破“7”回“6”,離岸、在岸人民幣反彈勢頭不減,12月人民幣溫和走強有支撐

2022-12-05 17:14:03來源:36kr

內外因素共振,助推人民幣回“6”

時隔近三個月,離岸、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雙重回“7”下方。今日(12月5日)上午,離岸人民幣一度收復6.94關口,日內漲近800點;在岸人民幣也在盤中破“7”至6.95下方,日內漲超千點。

11月下旬以來,人民幣已反彈多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在近10日內已升值超3%,另從全年來看,離岸人民幣的貶值幅度也收窄至9.2%左右,10月期間一度在11%以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強主要來自于11月份防疫政策、地產政策以及貨幣政策的調整對經濟預期帶來的正面影響,疊加美元指數上升動能減緩的外部因素。隨著穩經濟政策持續發力,國內生產和消費逐漸修復,疊加企業季節性的結匯需求,人民幣的支撐動能仍在。

內外因素共振,助推人民幣回“6”

從此輪人民幣破“7”回“6”的博弈歷程來看,匯率彈性明顯增強。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于今年9月中旬跌破“7”關口,為2020年7月以來首次;此后一路走貶至10月中下旬,期間一度觸及7.37的年內最低點;進入11月后開啟震蕩走強,并自今年3月后首次月線收陽,離岸、在岸人民幣于11月期間相較美元分別升值4.12%、3%。

與此同時,自11月月末人民幣匯率步入持續升值區間后,匯率中間價也開啟大幅調升。據財聯社記者統計,截至今日,美元/人民幣中間價已連續四日上調,累計幅度為1605點,今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7.0384,上調158點,續創11月16日以來新高。

“各類穩增長政策的出臺是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強的主要因素。”中金外匯研究團隊認為,在11月份防疫政策、地產政策以及貨幣政策等托舉之下,中國經濟穩增長信心有所提振,跨境資金在大幅凈買入中國股票,11月期間北向資金凈買入約600億;債券資金方面,11月期間伴隨美聯儲轉向期待的走強,美國10年利率出現了大幅下行,中美息差有所縮小。總體來看跨境資金流在11月期間偏向凈買入中國資產,或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了支撐。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宇佳亦表示,11月一攬子穩經濟政策持續加碼,經濟基本面維持修復態勢,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產業鏈供應鏈優勢凸顯,貿易順差或將保持韌性,對11月匯率形成支撐。

另一方面,近期美元指數走弱,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人民幣面臨的外部貶值壓力,美加息周期以來的強勢動能明顯趨緩。

“上周初,美元指數在感恩節后的淡靜交投中震蕩走高,但多項經濟數據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放緩加息的預期,加劇了美指的頹勢。上周五美指收報104.51,當周累計下跌1.47%,較9月末高位114.78已回撤近10%。”某大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12月人民幣或延續溫和走強

對于12月人民幣匯率走勢,中金公司外匯研究團隊表示,本月美元人民幣的中樞或在7.00附近,預測區間落在6.90至7.15,溫和走強或為人民幣的主旋律。

“12月期間我國將召開政治局會議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大會議對明年經濟的部署為市場的關注,若出現進一步的穩增長政策的出臺,或給人民幣進一步帶去支撐。”上述團隊進一步稱。

南華期貨宏觀外匯分析師周驥認為,人民幣匯率升破7后可能有進一步升值空間,預計本周(12月5日至12月9日)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運行區間為6.855至7.255,而跌破前低(10月底、11月初時的位置)的概率不大。

此外,年末人民幣匯率的另一大支撐動力來自企業季節性的結匯需求。“由于臨近年底,大量企業將面臨剛性結匯需求,在逢高結匯的理性操作背景下,給予人民幣匯率一定的支撐。”周驥表示。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近期撰文指出,今年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在7.0至7.4區間內波動。而在2023年下半年,人民幣有望對美元顯著反彈,其一是由于本輪美聯儲加息周期可能將在2023年第二季度結束;其二是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顯著反彈,而美國經濟增速可能明顯下行。

關鍵詞: 地產政策 貨幣政策 經濟政策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