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20%,通威股份祭起光伏“價格戰”屠刀
在硅料和硅片價格暴跌的背景下,通威股份再次降價20%,引起市場極大關注。
12月27日,通威太陽能在其官網公布最新電池片價格,182mm、210mm的單晶PERC電池價格分別為1.07元/W、1.06元/W,較10月25日報價,分別下跌19.54%、20.3%。
【資料圖】
自11月底硅料價格剎車以來,硅料和硅片價格已經分別下降超過10%和20%。此次隨著通威電池片價格下調,整個光伏賽道已經步入全產業鏈降價局面。
伴隨硅產品降價的是通威股份股價的下跌。近半年以來,通威股價持續下跌。2022年7月,通威股份股價升至最高,總市值突破3000億元,成為四川省市值最高的上市民營企業。此后一路下跌,目前總市值只剩1700多億,跌去了1200多億,跌去近40%。
如果從最近光伏產業鏈不斷降價的消息來看,降價的浪潮對于通威股份來說,前景似乎顯得頗不樂觀。
但是,如果從其全產業鏈的不斷擴產與超大訂單的不斷中標,就會發現其降價不但有些氣定神閑,似乎還有點有意為之的意味。如果聯想到今年8月以低價挫敗光伏龍頭隆基,就讓人不由得猜想:這難道是通威股份為了爭搶市場的“陽謀”?
降價“陽謀”
要看光伏產業鏈降價意味著什么,首選要看這個降價是否合理。
12月28日,在2022年中國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峰會上,通威股份董事會秘書嚴軻表示,目前我國光伏發電成本已降至0.3元/KWh,預計“十四五”期間降到0.25元/KWh以下,低于絕大部分煤電。
從全球來看,光伏發電最低中標價不斷下探。據CPIA統計,2021年全球光伏發電最低中標電價1.04美分/KWh,折合人民幣約6.7分/KWh,較2020年最低中標電價下降21.2%。
如此看來,從0.3元到0.067元,光伏發電成本還有近80%的下降空間,因此傳導至光伏產業鏈,每個環節的可降價空間也非常之大。
據了解,光伏產業鏈包括硅料、鑄錠、切片、電池片、電池組件、光伏電站應用系統等6個環節。上游為硅料、硅片環節;中游為電池片、電池組件環節;下游為光伏電站等應用系統環節。
崛起于飼料產業的通威股份,于2006年進軍光伏新能源產業,歷經10余年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多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片領域的行業龍頭,擁有從上游高純晶硅生產、中游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及高效組件生產、到終端光伏電站建設與運營的全產業鏈光伏企業。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片上領先的通威股份,正在憑借“低價”競爭力,在光伏組件的市場中不斷開疆拓土。
在規模與成本優勢領先之下,降價不但不會對營收與利潤造成重大影響,反而變成了“通威股份”的市場競爭力。
光伏組件邁入“第一梯隊”
在今年8月份,通威股份以1.942元/W的價格,打敗隆基綠能、億晶光電兩名最終競爭對手,贏得華潤電力第五批光伏組件3GW集采招標之后,引發了光伏市場“巨震”。
要知道,隆基綠能可是國內光伏龍頭老大。隨后2個月,通威又連續拿下4次組件招標,陸續中標廣東電力、國電投、大唐集團等多個組件招標項目。
據統計,今年以來,不計入未公開具體中標規模的項目,通威股份組件累計中標規模已超8GW。
另一方面,通威股份發力光伏組件,不斷進行產能擴張。
12月13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擬投資約人民幣40億元,在江蘇省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25GW高效光伏組件制造基地項目。項目選址位于南通綜合保稅區,項目用地約1000畝,計劃于2023年開工建設,并力爭于2023年底前投產。
本次新投資的組件項目,是繼今年9月鹽城項目之后,通威股份拋出的第二個大規模組件擴產項目。
9月22日,通威股份公告將在江蘇省鹽城投資建設年產25GW高效光伏組件制造基地項目,預計投資同樣是40億元,項目建設期預計為24個月內,而此舉也被認為是通威股份正式大舉進軍光伏組件制造領域的標志。
實際上,通威股份在并購通威太陽能(合肥)之后,通威股份就擁有部分組件產能,規模約為1GW。但是彼時產能有限,自己亦未聲張,因此并未引起行業注意。
2021年7月,隨著安徽省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披露,通威股份5GW高效組件項目也浮出水面。不過,由于此時滿打滿算只有大約6GW的產能,其規模僅相當于二三線組件商,與其硅料產品與電池片業務相比,亦顯得微不足道,行業關注度也并不高。
同年,安徽滁州發布《滁州市發布光伏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初稿)》披露,將加快推動通威30GW高效組件等重點項目建設。這也意味著通威股份正在加大組件產能布局,但是通威股份對此一直都未正式公開。
直到今年,連續兩個投資40億元的25GW光伏組件項目公告之后,才引起市場的極大關注。截至目前,通威股份現有組件產能14 GW,預計到2023 年底將形成超過80GW的組件產能。
而根據該公司總體規劃,其組件總產能將達到100GW。隨著光伏組件項目投產落地,通威股份有望一舉邁入組件第一梯隊,成為光伏組件領域新的行業龍頭之一。
光伏一體化發展加速
2022年之前,通威股份雖然聲名在外,但是市場并不認為是光伏組件賽道選手,而是被看作是硅料與電池片的選手。而隨著其在光伏組件領域的突破,通威股份在加快光伏一體化發展方面也再次提速。
目前,通威股份高純晶硅年產能23萬噸,太陽能電池年產能超63GW。據通威相關負責人稱,其硅料和電池片產能都是全球第一,而且也在不斷擴產中。
3月31日,通威股份發布擴產高晶硅電池的通告,擬在眉山天府新區投資建設 32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總投資預計 120 億元。項目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16GW電池項目投資約60 億元,力爭于2023 年 12 月底前投產,二期16GW電池項目將根據協議約定擇機啟動。
在高晶硅電池擴產的同時,硅料也在大步擴產。
8月16日,通威股份發布硅料擴產公告,擬在包頭市和保山市各建設年產 20 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項目,單項目投資預計 140 億元,均預計于 2024 年內竣工投產。
12月7日,通威股份在包頭市硅料擴產宣告落地,與包頭市昆都侖區人民政府就年產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舉行簽約儀式,這標志著通威股份總投資140億元高純晶硅項目正式落戶昆都侖區。
按照通威股份公司規劃, 從2024至2026年,其高純晶硅累計產能規模將達到 80到100 萬頓、太陽能電池產能規模將達130到150GW,由此將進一步鞏固其硅料與電池片的龍頭地位。
如此大肆擴產的背后并非盲目,而是因為有源源不斷的訂單刺激,僅僅2022年前三季度之內,通威股份簽訂了5筆重大銷售合同。
2022年3月,隆基股份長單采購協議簽訂,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間,隆基股份向通威股份采購 20.36 萬噸多晶硅產品。
6月,通威股份一口氣簽下了2個大單。先是與青海高景簽訂合同,約定在 2022 年—2026 年期間,青海高景計劃向公司合計采購不低于 21.61 萬 噸多晶硅產品。然后又與云南宇澤簽訂合同,約定在 2022 年—2026 年期間,云南宇澤計劃向公司合計采購 16.11 萬噸多晶硅產品。
7月又是兩個大單。分別與包頭美科、雙良硅材料簽訂了 25.61 萬噸、22.25 萬噸的多晶硅產品合同。
9月又是一個超級大單,通威股份公告與晶科能源簽訂多晶硅長單銷售合同,合同約定在 2022 年至2026 年,晶科能源及其子公司計劃向通威股份合計采購約 38.28 萬噸多晶硅產品。
僅僅2022年前三季度,其多晶硅銷售合同就超過了140萬噸,而這比起規劃的100萬噸產能還要多出40萬噸。
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實現營業首次突破千億,收入1020.84億元,同比增長118.6%;凈利潤217.3億元,同比增長265.54%。
正是上游硅料與電池片的成本優勢,造就了其光伏組件的成本優勢——在銷售規模優勢之下,通威股份降價不但不會對自己造成損害,反而會增強自己的市場競爭力,這也是其敢于跟光伏老大隆基正面相戰的底氣。
因此,被問及光伏組件是否具有價格優勢時,通威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價格優勢肯定是有的。我們本身硅料的生產成本就是全行業領先的,包括電池片的非硅成本也是行業領先的。我們的硅料和電池片產能都是全球第一的,這些構成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如此看來,通威股份20%的降價與光伏產業鏈持續降價,對于市場來說,可能是一個看衰的聲音,但是對于通威股份來說,更像是一個巨大的“陽謀”。
責任編輯:hnmd004
- 降價20%,通威股份祭起光伏“價格戰”屠刀2023-01-05
- 焦點滾動:主板上市審核設置行業“紅黃燈”2023-01-05
- 天天微動態丨文旅部:適時推出新的助企紓困2023-01-05
- 全球今日報丨艾比森:2022年凈利同比預增502023-01-05
- 當前看點!騰訊會議上線錄屏工具“會記”2023-01-05
- 深港口岸于2023年1月8日起,分階段有序恢復2023-01-05
- 40MW!湖南新能源公司首個分散式風電場實現2023-01-05
- 華潤非那雄胺片治療脫發真的靠譜嗎?2023-01-05
- 迎新春促消費多地新一輪消費券來了2023-01-05
- 今日報丨長三角示范區第三批公共服務項目清2023-01-05
- 外媒:瓜伊多“臨時總統”身份被撤銷,白宮2023-01-05
- 華泰證券回應280億配股計劃:經自查 認為2023-01-05
- 每日熱點:機構研判2023年是“播種之年” 2023-01-05
- 天天通訊!鎖定期基金1月集中開放 八成基2023-01-05
- 每日觀點:上海奉賢區產業項目首季開工、首2023-01-05
- 上聲電子:發行可轉債申請獲上交所受理2023-01-05
- 人保財險知識產權項目2022年提供逾1100億元2023-01-05
- 熱議:新冠陽性拒絕退票?大麥網回應:項目2023-01-05
- 熱點!萬和證券收開年首張監管函 近三年IP2023-01-05
- 天天熱頭條丨能自愈合的仿生皮膚問世2023-01-05
- 【環球報資訊】香港:高鐵服務將不遲于1月12023-01-05
- 全球觀焦點:中標 | 2.38GW!中國電建中2023-01-05
- 風電473.2萬千瓦,內蒙古實施一批風光制氫2023-01-05
- 當前速看:2010—2021年全球海上風電平準化2023-01-05
- 環球今頭條!中標 | 1930-1998元/kW!金2023-01-05
- 青創張萌老師視頻號作品獲贊破千萬,憑借創2023-01-05
- 融資丨「惠升生物」完成5.8億元A+輪融資,2023-01-05
- 淘寶退款幾天到賬?商家一直拖著不退款怎么2023-01-05
- 富士康回應蘋果砍單 舜宇光學科技跌幅超12%2023-01-05
- “燃動春城·玩轉冰雪”長春青少年冰雪運動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