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環球熱資訊!全球年齡最小的成功案例!1歲半幼兒罕見氣管腫瘤,廣東醫療團隊打通呼吸之路

2022-11-23 20:55:02來源:瀟湘晨報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薛仁政通訊員韓文青圖/醫院提供原發性氣管腫瘤極為罕見,發生率為0.049/百萬,氣管重建是其根治性治療的唯一方法。日前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仁政 通訊員 韓文青

圖/醫院提供

原發性氣管腫瘤極為罕見,發生率為0.049/百萬,氣管重建是其根治性治療的唯一方法。日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建行教授團隊成功為一例1歲多的嬰幼兒進行了長段氣管腫瘤的環切重建術。據介紹,這是全球年齡最小的長段氣管腫瘤環狀切除重建成功案例,此前國際未見報道。


【資料圖】

1歲半幼兒反復喘息,竟患罕見氣管腫瘤

半年前,11個月大的小悅第一次發病,據媽媽介紹,小悅出現反復喘息、哭鬧不安的情況后,就到當地醫院做了相關檢查,胸片并沒有發現異常,按照喘息性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治療了一個階段,病情總是反反復復。

后來,她的病情一度惡化,甚至發展成為重癥肺炎、肺出血、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入住兒童重癥監護室,并做了緊急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等處理,但喘息的病因仍然沒有明確。

今年初,小悅又發病住院,通過CT及支氣管鏡檢查,才發現在她細小的氣管里面竟然長了一個腫瘤,僅留下一絲絲縫隙讓她勉強呼吸。氣管腫瘤發病隱匿,常表現為咳嗽、氣促等癥狀,由于被胸骨遮擋,即使胸片也難以發現,外加嬰幼兒還不會明確表達不適癥狀,更加容易漏診。

由于腫瘤較大,累及氣管長度范圍大,當地醫生沒有處理過如此復雜的氣管腫瘤,推薦她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尋求診治。

嬰兒氣管直徑僅6-8mm,操作空間有限

當時,小悅的喘息癥狀已經十分嚴重,精神萎靡、呼吸乏力,不能平躺睡覺,需要中流量面罩吸氧才能勉強維持外周血氧,急待手術緩解癥狀。兒科團隊立即與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長、氣管介入科李時悅教授進行了評估,決定馬上為其實施支氣管鏡介入手術,解除她的氣道梗阻、改善呼吸狀況后,為二期外科手術切除腫瘤爭取“時間窗”。

“當時病情很危急,氣管里面的腫瘤累及約1/2氣管,幾乎堵塞了整個呼吸道,僅剩2毫米的狹小縫隙,如果不及時擴開氣道,孩子恐怕呼吸不了,危及生命。”

李時悅帶領呼吸介入團隊,與兒科、麻醉科通力合作,當晚就采用嬰幼兒專用的直徑僅4mm的支氣管鏡,為她實施了“氣管腫瘤高頻電圈套切活檢術”,“這么小的孩子氣管直徑也就6-8mm,給醫生操作的空間極其有限,我們每一步操作都要謹小慎微,否則會有撐破氣管的風險。”

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熟練的支氣管鏡技術,李時悅成功切除了氣管內部分腫物,快速緩解了呼吸道梗阻的癥狀,同時取出組織進行活檢,診斷為是一種低度惡性的“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而且已經侵犯氣管右側壁,如果不及時切除,氣管內腫瘤將會再次增生并阻塞氣管,孩子還會陷入危險境地。

多學科團隊聯合創造生命奇跡

確診小兒長段氣管腫瘤后,在何建行的指導下,由兒科主任陳德暉教授牽頭,組織胸外科、呼吸內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學科展開病例討論。

“1歲嬰幼兒長段氣管腫瘤,尤其是切除近一半的氣管,這對手術技術和圍手術期管理的要求很高,在國際上也沒有類似的報道,需要多學科的共同協作。”陳德暉表示,小兒復雜胸部疾病MDT(多學科討論)能夠通過整合并優化各學科的硬核技術,為復雜疑難危重患兒提供最優化、最完善的全鏈條診療服務,挽救了很多疑難危重患兒的生命,“每個孩子的背后都是家庭的希望,我們會盡全力救治。”

何建行團隊提出,小悅的氣管腫瘤侵犯范圍大,要將這段氣管切除后重建才能夠讓她獲得有效根治,但對于年齡這么小、需切除近一半的被腫瘤侵犯的氣管,縫合張力大,容易出現吻合口撕裂、愈合不良,甚至還有呼吸衰竭、大咯血等風險。

兒童切除30%以上的氣管,屬于長段氣管切除,年齡越小,切除范圍越長,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因此,小兒氣管長段環切重建在胸外科業內被譽為“奇跡”。

氣管手術的復雜性在于氣管是與外界相通的,兩端連接雙肺,這就意味著會有很多細菌、痰液堆積,目前還沒有成熟應用的人工氣管問世,那么,如果將小悅接近一半的氣管切掉后,怎樣把氣管吻合又不影響她以后的正常生長發育呢?這就需要盡可能保留更多的活性組織,減少復雜氣管重建的張力。

術中,何建行團隊要將她胸廓氣管全段松解,這樣切掉帶有腫瘤的那段氣管之后,可以將下段氣管上提與上段氣管進行縫合。

“考慮到患兒的氣管本身就已經非常纖細,如果使用常規的氣管縫合線,容易造成疤痕狹窄,也不利于她日后的通氣功能,因此,醫院專門為她定制了一款0.07mm的可吸收縫線,何建行教授給她進行了嚴謹、精準的手工吻合,這樣可以使得重建氣道疤痕更小,愈合更佳。”氣管外科李樹本教授說。

更為特別的是,醫療團隊對氣管重建流程進行了創新和優化,在麻醉手術科的默契配合下,整個手術過程沒有使用到體外循環或者體外膜肺(ECMO),手術最關鍵的吻合過程僅用15分鐘就完成了,這對于患兒術后的快速康復是非常有利的。

經過四個多小時的全力奮戰,順利切除了46%的長段氣管,并實現了有效的重建,挽救了患兒的生命,創造了全球年齡最小的長段氣管腫瘤環狀切除重建的奇跡!

術后,小悅不需要使用呼吸機輔助通氣,做到了快速康復,由于氣管手術的特殊性,兒科團隊多次給她采用支纖鏡清理氣道痰液、做好氣道管理,在醫護團隊的悉心照料下,小悅也非常爭氣,各項指標每日都向好發展,終于等到了康復出院的這一天。

回到家里的小悅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如今,爸爸媽媽終于可以牽著她的小手散散步和玩樂,享受冬日暖陽。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多學科團隊再次用實力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跡。

校對 | 周勇

編輯:劉欣宇

【來源:金羊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關鍵詞: 氣管腫瘤 支氣管鏡 年齡最小 呼吸衰竭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