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大學書記校長熱議:如何讓青年科學家敢于坐冷板凳
如何讓青年科學家有“敢于坐冷板凳”的勇氣和毅力?這是第二屆“青年科學家502論壇”上,多所大學的書記校長圍坐在一起時熱議的話題。
(相關資料圖)
“我們要用好的評價體系、強有力的資源支持,讓青年不是在冬天——而是在夏天坐冷板凳。冬天坐冷板凳,是坐不住的,但是到了夏天,大家都愿意坐冷板凳。只過夏天、不過冬天,我們的基礎研究就搞上去了。”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感慨道,“基礎研究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石。”
前不久,南方科技大學、騰訊公司共同主辦了“青年科學家502論壇”,在論壇的“校長圓桌”環節,薛其坤和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杰才,上海科技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儒新,大灣區大學(籌)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廈門大學校長張宗益,一起圍繞如何“引導、支持從事基礎研究的青年教師,甘坐冷板凳、探索長周期重大科學問題”等議題展開討論。
此前一天,2021-2022年度“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線上舉行。“青年科學家502論壇”正是為“科學探索獎”獲獎人提供的高水平、跨學科的學術交流平臺。此次論壇的主題是“聚焦原創,突破邊界”,旨在通過搭建科學家代際之間、領域之間的交流平臺,瞄準“從0到1”的原始創新,鼓勵跨領域、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合作,支持青年科學家的成長與發展。
就像薛其坤在開幕致辭時提到的那樣,論壇名字中的“502”,不僅僅是指向“50人”這個獲獎者的數目,還指向了“50年”這一期許,是“對未來科技產生重大影響,為人類的進步提供答案”的一種可能。
大學這一聚集了優秀科學家、培養優秀人才的地方,如何在新時代迎接新挑戰,是每一位書記校長在思考的事。韓杰才感慨,高校里不少年輕人很容易把熱點問題當作基礎問題來研究,追求“寫文章快”或是“引用次數多”,這一認知需要轉變。
讓田剛更為憂心的是,當前不少高校的人才培養機制具有單一性,人才培養應該注重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此外,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也應該有所創新,例如可從興趣、對研究的執著、對整個知識面的掌握、創新性想法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進一步助力培養創新性人才。
“對年輕人的培養不能著急,要把基礎打好,至少在幾個學科上都有較好的造詣,才能在今后的發展中更快適應新環境,更好地進行科技創新。好的基礎、完整的知識體系,對學生培養是非常重要的。”田剛說。
在培養青年人才方面,張宗益認為,要為青年人才營造良好的氛圍、創造合適的機會,還要提供足夠的激勵因素,鼓勵青年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往前沖。
他說,要給予青年科學家,尤其是外來青年人才平等的學術話語權,營造民主、平等的氛圍。要從地方政府、頭部企業、相應的科研院所等方面促進合作,匯聚各方資源,引領青年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寬容失敗。
韓杰才表示認同,并呼吁加大對平臺、經費、政策等資源的投入,讓青年科學家有更多“敢于坐冷板凳”的勇氣和毅力。
“我呼吁每一位掌握資源的企業家、大學校長和政府領導,把更多的資源用于對基礎研究的支持。這一步走出去,也許我們的基礎研究、原創性突破就會越來越多。”韓杰才說。
陳十一提到,近年來,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西湖大學等新型研究型大學發展迅速。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高等教育都將圍繞著“科教、人才、創新”這3個重要的方面發力。
李儒新介紹,上海科技大學作為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共同舉辦的新型研究型大學,每年有80%的本科生從大一開始就進入到實驗室,有10%的本科生在大學期間就能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收獲科研成果。
“在學生培養方面,我們注重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方式,例如學院下面不設置學系,在課程設計方面,將基礎學科和課程進行全面的安排,發揮學科交叉融合的特色。”李儒新說。
他還提到,許多高校都承擔著建設和運行大科學裝置的重要責任,這為培養多學科交叉的人才提供了機會。“我們培養多學科交叉的人才,能夠為大科學裝置的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同時,大科學裝置建成之后面向的用戶是多元化的,也包括海外用戶,這對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創新人才培養都很大的幫助”。
長期以來,回答好“錢學森之問”是大學的重要使命,而杰出創新人才培養的困境究竟該如何突破?談及這個問題,薛其坤思考良久。
“在人才培養方面,無論是破解‘錢學森之問’,還是優秀人才的培養,我們首先要立足時代,立足世界科研前沿,立足國家重大需求,在這個方向上部署我們的課程、學科、科研,這是學校需要認真考慮的。”薛其坤說。
論壇上,由“科學探索獎”獲獎人提出并投票產生的2022年度“十大基礎研究關鍵詞”發布,體現出以獲獎人為代表的中國杰出青年科學家群體,對未來科技發展的前瞻研判,和對“從0到1”的原始創新的不斷探索。
“科學探索獎的精神就是強調基礎研究。”陳十一說,中國教育不僅要做大,同時也要堅持創新、做個性化的研究,如何平衡既有大的貢獻,又有新的個別的研究,這是中國高等院校在今后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問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渺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hnmd004
- 多所大學書記校長熱議:如何讓青年科學家敢2022-12-19
- 捷龍三號服務衛星星座快速組網發射2022-12-19
- 環球觀察:17日廣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15例2022-12-18
- 每日熱訊!3.96億元!《阿凡達2》首周末戰績2022-12-18
- 鄭眼看盤:忍耐陣痛曙光不遠2022-12-18
- 速遞!遼寧沈陽:12月19日零時起,全市各醫2022-12-18
- 天天熱點評!重慶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措施,2022-12-18
- 北方十省份121臺供熱機組按時開栓2022-12-18
- 每日焦點!西安市蓮湖區采樣亭變身發熱診療2022-12-18
- 甘肅白酒首次出口德國2022-12-18
- 天天亮點!CBA:今日起球迷可持72小時內核2022-12-18
- 要聞:以色列航空公司與波音簽署購買夢想客2022-12-18
- 最新:阿里云:香港地域故障確認系PCCW機房2022-12-18
- 北京保供企業全力保生產,可滿足市場正常需2022-12-18
- 張文宏:新冠疫情正從大流行過渡到季節性地2022-12-18
- 全球滾動:深圳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上線啟用2022-12-18
- 每日消息!聚焦COP15-2|為了環保中國默默干2022-12-18
- 方便居民就近就醫昆明骨科醫院北市區新院正2022-12-18
- 前沿熱點:北京疫情處高位運行態勢,努力推2022-12-18
- 全球快報:深圳前海推進跨境商事法律規則銜2022-12-18
- 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圣元把中國品牌理念帶向2022-12-18
- 開設50個固定接種點、380余個臨時接種點,2022-12-18
- 天天看點:皮薄多汁,入口即化,相比往年風2022-12-18
- 下周(12月19-25日)市場大事預告2022-12-18
- 福建母親河閩江正式復航2022-12-18
- 視訊!中信證券兩保代被上交所通報批評2022-12-18
- 環球要聞:華南城:關聯方50億元認購附屬公2022-12-18
- 天天快報!(新華全媒+)應用創新產業集聚—2022-12-18
- 環球觀熱點:秸稈回收走出綠色增收路2022-12-18
- 天天短訊!八家戰略投資者“加盟”鞍鋼礦業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