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全球新動態:小孩被責罵后燒家,對兒童的情感教育不容忽視

2023-01-01 19:05:25來源:瀟湘晨報

□方璇(重慶大學)近日,“6歲男孩被罵后點燃廚房秸稈”話題登上熱搜。因為被奶奶責罵,所以小孩賭氣把廚房里的秸稈點燃。火情被撲滅后,民警


(資料圖片)

□方璇(重慶大學)

近日,“6歲男孩被罵后點燃廚房秸稈”話題登上熱搜。因為被奶奶責罵,所以小孩賭氣把廚房里的秸稈點燃。火情被撲滅后,民警批評教育了孩子,并叮囑家長要好好與孩子溝通。(12月30日《西部決策》)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國自古就有這樣的名言。可見兒童需要教育,家庭也是教育的重要場所。“兒童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雙減”政策出臺前,各式輔導班、培訓機構、興趣班生意興隆,又或是家長們親自上陣,教習孩子語數英……然而,無論是市場上的教育機構,還是家庭里的父母,都是在做著同樣的一件事——“傳授知識,培養兒童認知”,卻往往忽視了對兒童的情感教育。

“傳授知識,培養兒童認知”似乎囊括了對兒童的情感教育,但事實并非如此。父母教習“孔融讓梨”的典故,告訴孩子要兄友弟愛,遵循公序良俗,這是認知的過程。讓兒童將“孔融讓梨”的德行轉化為確切的行動,這才算是真正的情感教育。知孝悌而不行孝悌,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對兒童的情感教育在由知到行的轉化中失去效果。

“高分低能”就是情感能力缺乏的典型表現,例如“北大醫學院博士啃老18年”的故事。原本,北大醫學院博士的學歷足以讓張進生通過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為社會創造價值,但是他卻選擇啃老。他缺乏對父母的共情,放不下寄生在蜜罐里做“巨嬰”的病態生活方式。這也說明在應試教育體系中,情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

但有人說:“假如把情感教育納入課程中,甚至有一天上大學還必須要考試,EQ低了不能上北大清華,這可能會出現災難性的局面。”還有人說:“通過教育科學控制的教育,很有可能培養出像演員一樣的感情。情感轉向不能是脫離生活的情感,教育不能去訓練孩子的虛情假意。”這些話都很有道理。但是面對問題,我們不應該明知有問題而忽視問題、不嘗試去解決問題。

1999年的公益廣告《媽媽洗腳》,曾憑著45s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股“洗腳熱潮”,呼吁大家知孝行孝,是學校教育進入家庭的宣傳典范。由此可見,我們并非做不好情感教育,我們只是在社會的高速發展中不小心忽視了情感教育的存在與價值。

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兒童的學習成長都是在一步步的模仿中走向成熟,塑造自己的人格。同樣,所謂做給別人看的表面功夫,我們未必需要拒如猛虎。在教育科學控制的教育下,讓兒童在逐步的模仿中與社會和人共情,在學校和家庭中接軌生活、豐富情感,也未嘗不是問題的解法。

信息化時代教育要育人,而不是育出機器人。通過重視情感教育,提高兒童的情感感知與行動能力,家校聯動,我們才能更好地培育出一批批對社會和家庭心懷感恩、能力卓越的有用人才。

關鍵詞: 情感教育 教育科學 孔融讓梨 不容忽視 政策出臺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