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最新:昆明將打造農業“三區”發展格局
昆明將打造農業“三區”發展格局
(資料圖)
把“6+2”重點產業打造成千億級產業集群
日前,昆明市農業農村局印發《昆明市“十四五”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昆明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將打造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三區”發展格局,把“6+2”重點產業打造成千億級產業集群。
推進8項重點任務
《規劃》明確,到2025年,昆明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650億元、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于或等于100萬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到2035年,昆明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基本形成供給保障有力、功能結構合理、組織方式先進、城鄉融合發展、綜合效益明顯、品牌影響顯著、生態環境良好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昆明將推進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培育昆明“綠色食品牌”,加快三產融合進程;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組織化提升;強化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推進“智慧農業”建設;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農業高效安全生產;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農業貿易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8項重點任務。
在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上,昆明將確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583萬畝以上。到2025年,在“綠色食品牌”培育上,昆明將推動更多縣(市)區爭創省、市“一縣一業”示范縣,一批鄉鎮創建“一鎮一特”農業產業強鎮,一批村落打造“一村一品”專業村;推動構建和完善以花卉、蔬菜、肉類、水果、糧油產品、水產品、茶葉咖啡等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為主的高原特色農產品加工體系;建設高原特色優質高端農產品集散中心,著力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外銷的最后一公里。圍繞“菜、花、果、煙、藥、畜”等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昆牌”“滇牌”農產品。到2025年,累計認定省、市、縣級“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200個以上,有機農業經營企業15家,有機食品認證產品30個。農產品交易額達900億元。農產品電商銷售額達農產品銷售額的50%以上。年銷售額過億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5家,農產品加工產值達1500億元,年均增長5%左右。
打造10個重點農業園區
《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力打造全市10個重點農業園區,累計建成農業園區66.58萬畝,爭取完成累計投資70億元,農業園區總產值達100億元。每年培育至少1700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發展家庭農場270家;力爭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穩定在450戶左右,龍頭企業總產值900億元,銷售收入達到1500億元;供銷社系統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1100家,全市農業、林業等部門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4700家,帶動農戶成員數25萬個以上,經認定的家庭農場100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25家。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戶面達80%以上。全市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60億元,全面消除收入5萬元以下“薄弱村”,因地制宜推動發展壯大一批50萬元甚至100萬元以上的村級集體經濟強村。
在推進“智慧農業”建設方面,到2025年,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建成運營,數字應用云平臺基本建成。
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方面,昆明一方面將提高農業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到2025年,力爭農產品交易額達900億元,農產品進出口總額達200億元,鮮花外銷占比達90%以上。另一方面將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推進“中國—南亞博覽會”等大型展覽及會議活動,提升市場對云南花卉、蔬菜等優質產品的認知度。大力推動農業跨境電商物流,鼓勵企業到境外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園、生產基地等載體;建設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聚集區,實現進口原糧、鮮果、原木的加工增值;消除跨境農產品貿易非關稅貿易壁壘,完善跨境農業合作協調機制。爭取到2025年,形成完善的糧食、水果、蔬菜等境外種植、產品回運、境內加工的跨境農業產業鏈條。
“三區”發展格局
《規劃》提出,打造滇池流域綠色農業示范區、環主城高效現代農業區和北部山地特色生態農業區“三區”發展格局。
●滇池流域綠色農業示范區
包括五華、盤龍、西山、官渡、呈貢5區,五華、盤龍集中發展有機、綠色農業,突出產業融合發展和品牌打造,拓展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西山突出農業景觀與休閑農業發展,重點發展都市休閑農業;呈貢重點發展花卉交易、冷鏈物流、種業研發,著力建設國際性花卉交易中心、區域性農業信息服務中心;官渡重點發展花卉、蔬菜、咖啡等農產品精深加工、交易物流及農業會展。
●環主城高效現代農業區
包括晉寧、富民、宜良、石林、嵩明、安寧6縣(市)區,晉寧、宜良、嵩明、安寧以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為產業導向,發展農產品加工,構建交易物流體系,逐步向產業鏈高端拓展;晉寧集中力量打造亞洲鮮切花產業基地;嵩明重點打造蔬菜物流、交易及精深加工等產業環節,建設大型蔬菜批發交易中心;石林、富民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為發展方向,推動以都市農莊為載體的健康養生、休閑度假、農業觀光等農業新業態。
●北部山地特色生態農業區
包括尋甸、祿勸、東川3縣區,尋甸、祿勸除繼續穩定糧食、烤煙生產外,重點發展山地牧業、肉類精深加工和蔬菜、中藥材種植;東川重點發展熱區特色蔬菜、水果生產加工及山區中藥材產業。
“6+2”特色產業體系
《規劃》明確,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傳統產業為基礎,包括糧食產業和烤煙產業;以“世界一流、中國最優”為目標,著力建設“6+2”特色產業體系,形成千億級重點產業。
●6個產業
蔬菜、花卉、山地牧業、中藥材、林果(含林下經濟)、特色水產。
●2個精深加工產業
茶葉、咖啡。
(記者 廖興陽)
責任編輯:hnmd004
- 當前最新:昆明將打造農業“三區”發展格局2023-01-02
- 今日熱文:市人防辦:加強普法宣傳增強全民2023-01-02
- 當前視點!布達拉宮1月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2023-01-02
- 【全球時快訊】還要多久才能熬過這段最艱難2023-01-02
- 速遞!韓國12月制造業活動連續六個月萎縮2023-01-02
- 熱門:國家能源集團雄安基地項目開工2023-01-02
- 環球頭條:中國人壽發起首單保險資管權益類2023-01-02
- 焦點訊息:1月3日起西寧恢復駕駛人考試業務2023-01-02
- 1月1日起購買鐵路兒童票有新變化2023-01-02
- 墨西哥一監獄發生嚴重騷亂致14人死亡24名囚2023-01-02
- 全球看點:微軟收購動視暴雪案的首次審前聽2023-01-02
- 觀焦點:蘋果公司正式關停天氣應用“Dark 2023-01-02
- Meta成立工作組考慮特朗普Facebook賬號解封2023-01-02
- IMF總裁警告稱,2023年將是全球經濟艱難的2023-01-02
- 歐洲風能協會:歐盟2022年平均風電比例為152023-01-02
- 天天觀熱點:XBB來襲?蒙脫石散、諾氟沙星2023-01-02
- 環球速遞!多方聯手破解停車難2023-01-02
- 全球今頭條!跨年逛景鄭州文旅大禮包陪你暢2023-01-02
- 環球速訊:2023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舉行2023-01-02
- 【天天速看料】雄安新區首批市場化項目迎來2023-01-02
- 以“繡花”功夫持續提升市容市貌水平2023-01-02
- 美經濟學家:2023年美國或面臨經濟衰退2023-01-02
- 環球今日訊!山東著力強化重癥救治“3133”2023-01-02
- 每日聚焦:元旦“第一課”:制吉祥“雞燈”2023-01-01
- 當前快訊:(國際)(45)世界各地迎接20232023-01-01
- 全球速訊:外地車早晚高峰限行政策是否取消2023-01-01
- 當前快播:甘肅:建立“甘肅方劑”動態儲備2023-01-01
- 頭條:(國際)(44)世界各地迎接2023新年2023-01-01
- 全球今頭條!長沙元旦假期消費活力回歸,商2023-01-01
- 全球熱門:全國首部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管理202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