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世界速看料】產婦咳痰帶血,一查竟是“大白肺”!

2023-01-13 14:01:22來源:瀟湘晨報

“終于轉普通病房了!”2023年1月10日下午,歷經驚險的應女士(化名)被醫務人員緩緩推出仙居縣人民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東南院區)重癥監護室

“終于轉普通病房了!”2023年1月10日下午,歷經驚險的應女士(化名)被醫務人員緩緩推出仙居縣人民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東南院區)重癥監護室(ICU),轉入產科病房。至此,一場惡仗以多學科醫護團隊齊心協力而獲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應女士今年41歲,為高齡孕婦,孕37周多,近期自測核酸抗原陽性,有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絲,自述戴口罩時偶有胸悶,10天前,來仙居縣人民醫院時胎膜已破。

胎膜早破可導致臍帶脫垂、胎兒窘迫、胎兒宮內感染、新生兒窒息等,“高齡孕婦胎膜早破,立即手術!”產科醫生對孕婦情況進行充分評估后,決定為她行急診剖宮產手術。應女士被推進手術室,產科主任邵嵐及王華君醫師準備剖宮產手術。

然而危險接踵而來,血氧飽和度只有65%!監護儀上的數值讓大家一驚,立即給予高流量吸氧!急診胸部CT顯示:兩肺病毒性肺炎,病灶總占約比70%,竟是“大白肺”。 且肝腎功能受累及,凝血功能異常……

楊向紅(坐者)與同事們討論病歷

孕婦有大出血病史,胎膜已破,又是“大白肺”,血氧飽和度偏低,孕婦的安危牽動很多人心。情況危急!邵嵐主任第一時間啟動急危重癥孕產婦搶救流程,分管院長和醫務部立即進行協調,產科、麻醉科、新生兒科、輸血科、手術室等迅速反應,一場緊急救援立即開始。

在持續高流量吸氧的情況下,醫療團隊沉著應對,有序、緊湊的配合,手術順利完成。伴隨響亮的啼聲,一個新生命被醫生溫暖的手平穩托起,守候在一旁的新生兒科醫生立即為寶寶檢查,各項客觀指標均顯示寶寶非常健康。

“急孕產婦本就屬于高危人群,新冠病毒感染加重了重癥的程度。”手術中,在高流量氧氣的支持下,應女士的血氧飽和度波動在85-87%。患者血氧不升,新冠專家組會診討論后,應女士被轉入重癥監護室進一步監護進行治療。

產科等醫生在手術中

救治過程中,山海協作——醫聯體上下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仙居縣人民醫院院長楊向紅,為浙江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2020年1月25日,她作為浙江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一員到武漢50多天,積累了新冠病人救治經驗; 2021年上半年“山“山海”提升工程,被派至仙醫擔任院長。此次她帶領仙醫重癥醫學科醫療團隊迅速救治,開展多學科MDT討論,同時請總院(浙江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孫仁華遠程會診,共同制定救治方案,通過高流量吸氧,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俯臥位通氣治療法,同時給予抗炎、抗病毒、抗凝等一系列綜合治療,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并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經過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應女士病情逐漸趨于穩定,復查CT“白肺”明顯吸收減輕,血氧飽和度也恢復正常,至1月13日,轉入產科病房第4天的應女士情況穩定。此次危重產婦成功救治,是“山海”提升工程——醫聯體高效聯動的一個范例。

一個月來,各級醫院遭遇巨大壓力與挑戰,但初衷不變。浙江省人民醫院現有8家托管醫院,100多名專家常駐在基層。近來醫院即使人手緊張到極限時,下沉專家都在基層崗位,恪盡職守,還向醫聯體基層醫院提供新冠患者救治的遠程會診800多例。

楊向紅介紹,這段時間住院病人達到了建院80多年來最高峰,但與15家醫共體的協作依舊,有專家去下面巡查指導。“根據研判,春節期間不少人返鄉,鄉村感染人數相應增加,我們有了準備。”醫聯體+醫共體,為城鄉群眾構筑起保健康、防重癥的堅實防線。

關鍵詞: 浙江省人民醫院 血氧飽和度 重癥醫學科 仙居縣人民醫院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