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科創板三周年 東威科技漲幅最高較發行價上漲1312.57%

2022-08-01 10:09:00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2022年7月22日,是科創板開市三周年的生日。當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的科創板企業座談會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指出,科創板開市交易三年...

2022年7月22日,是科創板開市三周年的生日。當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的科創板企業座談會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指出,科創板開市交易三年來,市場發展取得顯著成績,運行總體平穩,試點注冊制有序運轉,改革試驗田作用充分彰顯,市場生態持續優化。

根據《紅周刊》統計,經過三年的發展,科創板成績斐然,截至7月28日,已經有441位“家庭成員”。與此同時,科創板指數和產品體系不斷豐富,已有科創信息指數、科創生物指數、科創芯片指數、科創高裝指數和科創材料指數等5大主題指數先后推出。此外,隨著科創板做市制度的落地,科創板企業的板塊流動性和交易活躍度有望再上新臺階。

在科創板開市三周年之際,《紅周刊》也對科創板上市企業的諸多成就進行了盤點,以供投資者參考。

江蘇、廣東、上海的科創板企業最多

根據Wind數據統計,44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分布在17個省份、3個直轄市以及1個自治區。其中江蘇省、廣東省和上海市的科創板企業數量最多,分別有85家、71家和66家,占科創板上市企業總數量的比例分別為19.27%、16.10%和14.97%。

表1:各地區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排名

數據來源:Wind,統計數據截至7月28日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企業最多的江蘇省出臺了諸多鼓勵企業創新的政策,比如2022年4月,江蘇省就曾推出《江蘇省創新型企業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主要以引導企業增強研發能力、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引導企業加快知識產權創造以及引導企業優化技術創新管理為主要任務,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諸多科創板企業出自江蘇與當地政府的積極引導與支持不無關系。

中芯國際募資532億元

成為“首發募資王”

根據Wind數據統計,已經在科創板上市的441家企業首發上市募集資金合計高達6430.52億元,其中募集資金最多的企業為中芯國際,其以532.30億元的首發募資金額成為“首發募資王”。排在其后的四家企業則分別是百濟神州、中國通號、晶科能源以及和輝光電,募集資金分別高達221.60億元、105.30億元、100億元和81.72億元。

表2:首發募集資金Top10

數據來源:wind

公開資料顯示,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其于2020年7月16日登錄科創板,上市當年及2021年業績表現均可圈可點,其中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4.77%和29.70%,凈利潤則分別增漲了217.01%和178.58%。今年中報業績預告尚未披露,不過其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8.54億元,同比增長62.56%,實現凈利潤36.19億元,同比增長380.54%,業績相當優秀。

東威科技漲幅最高

較發行價上漲了1312.57%

科創板開市三年來,大多數公司的市場表現均不錯。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28日收盤,在科創板上市的441家公司中,有334家公司的股價較發行價格實現了上漲。其中,東威科技漲幅最高,達到了1312.57 %,而禾邁股份的股價為947.98元,股價位列科創板企業第一。此外,漲幅靠前的公司還有奧特維、固德威和美迪西等公司,股價漲幅均超發行價10倍。

表3:上市以來漲幅Top10(后復權)

數據來源:wind

值得一提的是,東威科技于2021年6月15日在科創板上市,主要產品包括剛性板VCP、連續滾鍍設備、龍門式電鍍設備、柔性板卷對卷VCP等等,發行價格為9.41元。截至2022年7月28日,東威科技的收盤價為131.60元,在短短1年多的時間中,東威科技的股價就上漲了十多倍,表現驚人。

此外,東威科技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12億元,同比增長17.86%;同期凈利潤為9312.38萬元,同比增長34.38%。東威科技表示公司加強開拓市場、拓展新領域、擴大銷售, VCP設備及其它設備均不斷增量,良好的業績也是東威科技股價表現優異的原因之一。

59家科創板企業中報業績預告出爐

國芯科技凈利潤同比增長最多

《紅周刊》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7月28日,共有59家公司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有45家企業實現盈利,且凈利潤同比實現上漲。

其中凈利潤增長幅度最大的是國芯科技,公司是聚焦于國產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的芯片設計公司。2022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5800萬元至63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5500萬元至6000萬元,同比增加1732%至1890%。對此,國芯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調整產品結構,抓住行業發展機遇,圍繞國家重大需求、汽車電子和云安全應用,積極開拓市場和客戶,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有效保障產能需求,使得公司業務實現了持續增長。

表4:已出中報預告的45家盈利企業

數據來源:Wind

此外,在已經披露業績預告的公司中,實現凈利潤最多的是大全能源,預計2022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94億元~9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35.03%~344.28%。

據悉,大全能源主要從事高純多晶硅的研發、制造與銷售,2022年光伏市場持續增長,高純多晶硅料仍為整個產業鏈供應最緊缺的環節之一,因此多晶硅市場價格持續上漲。此外,大全能源三期B階段項目于年初達產,新產能釋放帶動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約80%,因此大全能源的凈利潤有大幅增長。

關鍵詞: 科創板三周年 中芯國際募資 首發募資王 東威科技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