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大飛機細分領域龍頭值得關注 航發動力(600893)具備高成長性

2022-09-19 09:27:02來源:金融投資報

在巨大的市場面前,國產大飛機未來將占據一席之地,長產業鏈條將充分受益。中航證券分析師魏永指出,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主制造商一供應商...

在巨大的市場面前,國產大飛機未來將占據一席之地,長產業鏈條將充分受益。中航證券分析師魏永指出,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主制造商一供應商”模式為核心的多層級分工體系仍將延續,伴隨C919飛機未來的取證交付,“ABC”格局初步形成。航空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等系統主要由歐美供應商占據主導,由于長期向波音空客等主流制造商供貨,這些行業領導者擁有一半以上的國際市場份額,整體實力雄厚并常以先進技術引領行業發展。因為技術壁壘高、研發周期長、資金投入大和適航取證的要求,所以該部分的國產化進程道阻且長;民用大飛機的機身、機翼、尾翼等重要部件多來自國內航空工業下屬單位和少量合資供應商,航空工業具備長期積累的軍機研制和國際轉包生產的豐富經驗,是大飛機制造的主要力量;材料和標準件方面,鋁鋰合金、鈦合金和復合材料已經大量應用,標準件種類和用量巨大。因此對應的供應商眾多,雖然關鍵原材料和標準件仍來自進口,但長期來看國產替代潛力巨大。

具體從C919的四個主要組成部分來看,機身結構國產化率最高,主機廠中,中航西飛承擔C919機身制造任務的資產在上市公司體內,相關資產證券化率最高;洪都航空營收規模最小,業績貢獻的邊際效應最為明顯。機載設備方面,目前為C919供貨的主要廠商多數是合資企業,只有小部分相關資產在中航電子、中航機電等上市公司體內,在相關資產注入后才能顯著受益。未來,隨著C919國產化率的不斷提升,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國產復合材料、電子元器件應用比例和規模將不斷擴大,光威復材、宏達電子等公司業績也將受益于國產客機產業。建議投資者可逢低關注國產大飛機產業鏈條上的細分領域龍頭。

中航重機(600765)

公司是中航工業集團航空結構件專業化平臺,聚焦鍛造和液壓環控兩大主業。鍛造業務,積極推動高端升級和上下游延伸,打造一站式解決客戶需求的航空結構件平臺供應商。液壓環控業務,剝離民品等低效資產后改善明顯。公司2021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59.1%,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繼續翻番增長,同比增長達到107.43%。從2020年公司開始恢復性增長以來,發展已駛入快車道。國金證券指出,公司實施定增投資設備升級,彌補大型鍛件短板并提升難變形高溫合金鍛造能力。預計未來十年軍機機身鍛件市場規模1071億,軍用航空發動機鍛件市場規模921億,民用客機航空鍛件市場規模4034億,持續高景氣將牽引航空鍛造龍頭公司業績持續增長。而公司作為航空鍛造龍頭積極推進產品升級,疊加業務延伸、規模效應及改革帶來的盈利能力提升,業績有望持續高增長。

寶鈦股份(600456)

公司是國內鈦材龍頭,“十四五”規劃成為國際鈦業強企。公司鈦材年產量位居全國第一,是國內及出口航空航天鈦材的最主要供應商之一,2021實際鈦加工材產能達到30938噸。公司“十四五”計劃達到5萬噸鈦產品產能,有望建成國際鈦業強企。民生證券指出,可以看到,公司高端鈦材項目逐步投產,鈦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首先,宇航級寬幅鈦合金板材、帶箔材項目預計增產板材1500噸/年、鈦帶5000噸/年、箔材500噸/年;高品質鈦錠、管材、型材項目預計增產鈦錠10000噸/年、管材290噸/年、鈦合金型材100噸/年。隨著鈦材項目逐步投產,屆時公司鈦產品結構將進一步優化;其次,海綿鈦及四氯化鋯擴產,公司原料自給率提升。年產12000噸海綿鈦及3000噸四氯化鋯的擴建項目逐步推進。截至2022年6月底,項目完成進度84.62%,隨著海綿鈦產能逐步建成投放,公司原料自給率提升,保障公司業績穩定性。

航發動力(600893)

公司是航空發動機產業鏈唯一的整機總裝龍頭上市公司,是國內唯一能夠研制全譜系軍用航空發動機的企業,航空發動機與軍機數量比例不等,有單發和雙發,存在倍率關系的彈性,公司充分受益于十四五各類主戰機型快速放量,具備高成長性。東吳證券指出,由于航空發動機有壽命限制且容易損傷,還要有一定比例的備貨便于隨時更換。現有量產主力發動機除了裝備新戰機,對于數量龐大的在役存量機型。隨著原有進口俄制發動機壽命到期,也將逐漸實施替換。同時,新型航發進展較快,公司產品譜系有望不斷拓展,新型號有望在十四五末期進入小批低速生產,十五五將進一步提速貢獻業績。未來我國有望成為全球商用飛機需求量最大的航空市場,中長期看,CJ-1000以及軍民兩用燃氣輪機具有更大市場空間,有望在未來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彈性空間。

海特高新(002023)

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航空機載設備的檢測、維護、修理及支線飛機、直升機及公務機中小型發動機的維修,航空技術及軟件開發,航空機載設備及航空測試設備的研制和銷售業務的公司。是我國現代飛機機載設備維修規模最大、用戶覆蓋面最廣、維修設備數量最大、維修項目最多的航空維修企業之一。民生證券指出,公司2021年研制的首臺“中國制造”波音737MAX全動飛行模擬機通過中國民航局D級鑒定并交付客戶,依托模擬機研制技術優勢,公司還開拓了航空等多領域模擬仿真業務。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飛機大修、航空部附件維修、飛機客機改貨機的民營企業,聚焦核心裝備、航空工程技術服務以及飛行培訓業務,核心主業穩健發展,飛行模擬機等研發成果顯著。預計公司2022-2024年歸母凈利潤分別是0.72億元、1.00億元、1.41億元,首次覆蓋給予“謹慎推薦”評級。

關鍵詞: 大飛機細分領域龍頭 中航重機發展已駛入快車道 寶鈦股份鈦材年產量位居全國第一 航發動力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