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環球即時:融資丨「羅森博特」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公司、深創投領投

2022-12-20 10:36:49來源:引領外匯網

融資丨「羅森博特」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公司、深創投領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速手術機器人新產品研發、臨床注冊、生產擴張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速手術機器人新產品研發、臨床注冊、生產擴張以及全球化市場推廣。

近日,智能手術機器人研發企業——北京羅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ROSSUM ROBOT),宣布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公司、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深創投)領投, 清控招商基金、盛景資本跟投。生命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速手術機器人新產品研發、臨床注冊、生產擴張以及全球化市場推廣。


(資料圖片)

羅森博特成立于2017年,作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北京積水潭醫院醫工交叉緊密結合的產物,專注于醫療機器人前沿技術原始創新,以原創醫療機器人技術賦能醫療機構。公司致力于打造具有骨折復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化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實現了術中實時3D導航、輔助骨折復位操作、自動手術規劃等技術,實現從骨折閉合復位到微創固定全手術流程的智能化手術操作,滿足臨床治療的需求。

羅森博特創始人王豫表示:"我們希望借助數字化手段‘復制’臨床專家的豐富經驗,實現個性化的手術規劃。依靠強醫工結合的研發路徑,羅森博特旨在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底層通用軟硬件平臺,未來手術機器人會是一個平臺化發展的路徑,羅森博特將構建一套臨床需求驅動的產品創新體系,支撐我們未來覆蓋更多的臨床需求。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醫學領域的理念和模式,作為微創手術不可或缺的工具,機器人系統具有降低社會醫療總成本、提高醫療資源可及性的潛力,代表著現代外科技術未來發展方向。”

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平表示:“骨盆骨折復位問題是世界性難題,手術操作難度極高,是典型的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在不斷的攻堅克難過程中,依托公司團隊優異的醫工交叉背景,羅森博特終于解決了這一世界性難題,研發成功國際首創的智能化骨折復位機器人,可有效彌補現有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復位功能缺失,同時有效提高骨盆骨折特別是高齡脆性骨折閉合復位手術成功率。海淀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首都“四個中心”功能集中承載區,要打造世界級創新生態,培育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產出更多國際原創的硬科技成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很開心地看到羅森博特這類優質項目能夠誕生于海淀,成長于海淀,也很榮幸參與公司這一輪的融資。”

深創投集團投資團隊表示:智能化、數字化和微創化是未來手術發展的必然趨勢,讓醫療服務均質化發展,進一步緩解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回歸醫療本質,體現臨床價值,讓患者獲益、醫院獲益、社會獲益是我們最求的終極目標,羅森博特研發的智能化骨科手術機器人顯著提升了我國骨科手術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填補了這個領域的研究空白,為國際首創,深創投將不遺余力的助力企業穩健發展,期待產品上市后能夠更快普及,讓更多的患者獲益。

盛景資本合伙人李志宏先生表示:“手術機器人是外科手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其研發難度大,技術壁壘高,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和持續投入。羅森博特的骨折復位手術機器人針對骨科手術中難度最高的骨盆骨折手術,代表了新一代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先進生產力方向。”

清控招商基金投資團隊表示:“醫工交叉把AI、傳感器、機器人這些硬科技和醫療結合起來,通過智能化、數字化讓機器學會醫生的手藝、經驗,并穩定的呈現出來,讓復雜手術簡單化,讓大型手術微創化,讓醫療資源普及化;羅森博特聯合積水潭醫院研發的智能化骨盆復位機器人,融合了術前自動手術規劃、術中3D實時可視化導航、力位協同精準操作等先進技術,突破了傳統手術中醫生“腦”、“眼”、“手”的局限,讓骨盆閉合復位手術更“精準”、“微創”、“智能”,在臨床實驗中甚至為92歲高齡老人成功完成閉合微創骨盆復位手術;隨著產品臨床和應用推廣,將有助于提高骨折創傷復位治療水平,復制高端手術能力,拓展醫院醫療水平,造福廣大患者;清控招商基金有幸參與本輪投資,也將持續關注和支持公司的發展。”

作為本輪獨家財務顧問,生命資本的董事總經理Sylvia Siu表示:“羅森博特作為全球首個骨盆骨折復位機器人,市場空白且藍海,迭代現有定位功能實現復位智能手術平臺,真正解決了臨床最難剛需,加之其數十年醫工結合背景的技術沉淀,羅森博特商業化之路未來可期,相信這款機器人定會成為造福人類的顛覆性產品!”

查看更多項目信息,請前往「睿獸分析」。

關鍵詞: 羅森博特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