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今年多項旅游經濟主要指標有望創新高

2025-03-28 14:10:55來源:經濟參考報

受政策利好、供給優化和出游意愿上漲等疊加因素影響,旅游經濟已從快速復蘇階段轉向繁榮發展新周期。2024年度旅游市場主要指標數據均呈現出...

受政策利好、供給優化和出游意愿上漲等疊加因素影響,旅游經濟已從快速復蘇階段轉向繁榮發展新周期。“2024年度旅游市場主要指標數據均呈現出‘雙增長’態勢。消費拉動旅游投資和創業創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商業環境持續完善。2025年旅游經濟總體預期更為樂觀,主要發展指標將創下歷史新高。”中國旅游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4年中國旅游經濟運行分析與2025年發展預測》(下稱“藍皮書”)中稱。

根據藍皮書,2024年,旅游經濟景氣指數(CTA—TEP)同比上升2.1%,處于景氣區間,從分季度指標看,呈現波動上升趨勢。具體來看,國內旅游人數(億人次)同比增長14.8%,國內旅游總花費(萬億元)同比增長17.1%,入境旅游人數(萬人次)同比增長60.8%,國際旅游收入(億美元)同比增長77.8%,出境旅游人數(萬人次)同比增長44.5%。其中,通過免簽入境外國人同比增長112.3%。

過去一年,“兩季七節”彰顯旅游市場活力。其中,藍皮書顯示,暑期全國國內出游人數達19.49億人次,同比增長6.0%;出游總花費達1.31萬億元,同比增長8.3%,出游距離、游憩半徑和游客滿意度均創下歷史新高。冰雪旅游休閑也正形成東北、華北、西北“三北之弧”,走向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川渝、中原城市群“多點連片”的新空間格局。

受益簽證、消費和支付便利化,入出境旅游市場也在2024年實現超預期增長。隨著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你好!中國”國家旅游形象推廣力度的不斷加大,入境游客數量實現了超預期增長。出境市場中,香港和澳門地區保持基礎市場地位,東南亞、東亞近程出游為主的市場格局沒有改變,“一帶一路”沿線目的地特別是西亞、北非地區增長明顯。

藍皮書預計,今年國內出游人次、旅游總花費、節假日出游距離、目的地停留時間、新增就業人員、新增固定資產投資、旅游景區、度假區、旅行社、星級酒店等級民宿等旅游市場經營主體數量,以及入出境旅游人數、旅游外匯收入等主要指標有望全面創下歷史新高。

藍皮書認為,2025年旅游工作預計將以“擴內需、振消費、深融合、高質量”為發展主線,應做好暑期及假日旅游的優質供給,夯實旅游經濟“高開高走”的市場基礎。推進普惠旅游,發展品質旅游,多措并舉保障城鄉居民的旅游權益。完善旅游強國的目的地城市與鄉村、旅游項目投資與服務品牌支撐體系。進一步擴大對外對內開放,提升入境旅游和消費便利化水平。完善旅游法規體系,提升旅游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記者 韋夏怡)

關鍵詞: 旅游經濟主要指標 旅游經濟景氣指數 國際旅游收入 國內旅游人數

責任編輯:hnmd004